www.17草
添加时间:在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上,我参加了“金融领袖圆桌论坛”,同桌的有李杨和李剑阁两位金融业前辈。他们提出了两个有意思的观点:第一,大陆法系国家的直接融资规模通常都做不大,中国的法律基础是大陆法系;第二,与之相关的,非英语地区的直接融资比重通常比较低,如日本与欧洲国家,与之相反的,如美国、英国和香港等。
中国经济增长引擎正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过去谈到宏观经济的分析,经常提的一说起宏观经济由于三架马车的分析,投资行不行、外贸行不行、消费行不行,过去主要的力量确实来自投资。但刘国东认为,在最近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的贡献,“其实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
南华早报曾经报道,根据2017年9月一位未曾公布其身份的人士提供的消息,“中国海军需要一个大型的码头设施,从而为其在索马里周边海域的反海盗作战行动提供支持。”近年中国与其他国家共同实施了索马里周边反海盗行动,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责任编辑:闫宏亮作者/房煜一家6个月前还被传言要退出中国的公司,6个月后却上演大逆转。2018年财报显示,这家公司的中国区净利润同比大涨11倍,达到3.5亿元。这样的大逆转情节,在商业世界并不多见。这家公司就是家乐福。每隔一段时间,网络上就会有它要退出中国的传言。如此类似“狼来了”的故事,网友乐此不疲,每次都有人信以为真。这种传言是基于这样一种外界认知:从行业看,大卖场行业在中国的甜蜜时光早已结束。在中国正在进行的新零售改造中,大卖场业态的佼佼者并不是改革的引领者,而是被改变的对象;从自身看,家乐福的管理和战略也被广泛诟病,门店腐败与错失中国电商的发展,都被认为是致命伤。从舆论看,普通读者最容易看到的消息是,家乐福某地又关闭一家门店。
部长级贸易磋商第二轮会议将于本月下旬举行。日本方面担心的是,与欧盟的贸易磋商、北美自贸协定重新谈判暂告一段落的美国,将进一步对日本加大压力。报道称,日本考虑增加液化天然气和武器装备采购,以作为跟美国谈判的筹码,但还不知道能否以此化解来自特朗普的压力。正因为难以解读自上而下式美国政府的态度,日本对特朗普的上述表态感到很伤脑筋。
员工增持都不牢靠,那么大股东增持肯定靠谱吧?非也!2017年,某上市公司大股东多次增持,但回过头看,部分增持仅是为了巩固大股东地位,增持行为浮于表面。业内人士表示,大股东增持自家股票,其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在弱势行情中用增持行动来表达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看好,显示信心,并做表率。以此来提振投资者的信心,期望其他投资者持股来维护股价。当然也不能排除有投机人士拉抬股价以便再做减持。二是认为公司股价低于其实际价值,抄底自家低位筹码,纯粹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具体怎么鉴别,要视市场情况而定。